【词语无动于衷什么意思】“无动于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某种情况时表现出冷漠、没有反应的状态。这个词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广泛,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下面是对“无动于衷”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义:
“无动于衷”意思是“对事情毫无反应,不动心”,形容人对某件事或某种情感漠不关心、冷淡无情。
出处: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闻之,大怒曰:‘此非吾所及也,何以报德?’对曰:‘无动于衷,虽有善言,亦无所施。’”后逐渐演变为现代常用成语。
近义词:
冷眼旁观、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无动于衷(重复)
反义词:
感动、动心、关切、热情、热心
二、用法示例
句子 | 解释 |
他看到别人受苦,却无动于衷。 | 表示他对别人的苦难没有同情心。 |
对于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大家都不应无动于衷。 | 强调人们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冷眼旁观。 |
面对批评,她始终无动于衷。 | 表示她对批评没有反应,态度冷漠。 |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
多用于描述人的态度或心理状态,不适合用来形容自然现象或物品。
2. 语境要求:
通常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如文章、演讲、评论等,口语中也可使用,但需注意语气。
3. 感情色彩:
带有一定的贬义,表示冷漠、无情,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无动于衷 |
含义 | 对事情毫无反应,不动心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近义词 | 冷眼旁观、漠不关心、视而不见 |
反义词 | 感动、动心、关切、热心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对事件的冷漠态度 |
情感色彩 | 贬义 |
适用对象 | 人或人的态度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动于衷”是一个形象生动、意义明确的成语,掌握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精准地传达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