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毒什么意思】“荼毒”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对人或事物的严重伤害或摧残。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学、历史或正式语境中仍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一、总结
“荼毒”原意是指用毒草或毒物来毒害人,引申为对人的精神、身体或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它常用于形容暴政、残酷行为或恶劣环境对人的压迫与损害。在现代汉语中,“荼毒”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的负面色彩。
二、详细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词义 | 原指用毒草或毒物伤害人,引申为对人或事物进行严重伤害、摧残。 |
| 出处 | 出自《诗经·大雅·桑柔》:“民莫不谷,我独何害?……荼毒之。”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表示对人或社会的严重伤害。 |
| 感情色彩 | 负面,带有强烈的谴责意味。 |
| 常见搭配 | “荼毒生灵”、“荼毒百姓”、“深受其害,备受荼毒”等。 |
| 近义词 | 残害、摧残、虐待、伤害 |
| 反义词 | 爱护、保护、滋养、抚育 |
三、例句解析
1. “清朝末年,百姓深受苛政荼毒。”
——说明当时政府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2. “他因长期遭受精神上的荼毒,最终精神崩溃。”
——强调精神层面的伤害比身体更可怕。
3. “战争不仅摧毁了城市,也荼毒了无数无辜的生命。”
——表达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
四、结语
“荼毒”一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和历史语境中,它承载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重量。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背后的文化与道德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