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无恙什么意思】“安然无恙”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经历某种危险或困难后,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或日常交流中经常出现。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安然无恙 |
| 拼音 | ān rán wú yàng |
| 含义 | 指人或事物在经历危险、困难后,没有受到任何损害或伤害。 |
| 出处 |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人之财,其不义又甚于攘人犬豕鸡豚。……今至大为攻国,则不可矣,……夫为天下之大害者,岂独一盗一贼而已哉!故曰:‘安能治之?’”(注:原意略有不同,后世引申为“平安无事”。)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物在经历危险后仍然安全。 |
| 近义词 | 平安无事、毫发无损、安然无事 |
| 反义词 | 遭遇不幸、受伤、遇难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新闻报道 | “事故中所有乘客均安然无恙。” |
| 日常对话 | “你昨晚那么晚回家,怎么没出事?”“我一路都很小心,安然无恙。” |
| 文学作品 | “历经磨难的他,终于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家乡。”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误用对象:
“安然无恙”一般用于人或有生命的事物,不能用于无生命的物体。例如,“车子安然无恙”是错误的表达方式,应改为“车子完好无损”。
2. 语境搭配:
该成语通常用于强调“危险之后的安全”,因此前后语境应体现“经历了什么危险”。
3. 语气正式:
适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口语中可适当替换为“没事”“没事吧”等更口语化的表达。
四、总结
“安然无恙”是一个表达“安全无事”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经历危险后没有受到伤害。它在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中使用较多,具有较强的书面色彩。在使用时要注意对象和语境,避免误用。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文表达的丰富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