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正气歌】《正气歌》是南宋爱国诗人、政治家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囚禁于北京(今大都)期间所作的一篇抒发其坚定信念与高尚情操的诗文。此文以“正气”为核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和正义的忠诚,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一、
《正气歌》全文共180字,分为三部分:
1. 开篇引言:点明“正气”的重要性,指出天地之间有正气存焉,为人类精神之本。
2. 列举历史人物:通过列举古代忠臣义士的事迹,如比干、屈原、诸葛亮、岳飞等,说明“正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
3. 表达个人志向:文天祥自述自己虽身处逆境,但始终坚守节操,愿以死明志,不辱国格。
文章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气势磅礴,体现了文天祥崇高的道德理想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作品名称 | 《正气歌》 | 
| 作者 | 文天祥 | 
| 创作背景 | 南宋末年,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囚于北京期间 | 
| 创作时间 | 约1279年 | 
| 体裁 | 古文诗 | 
| 主题思想 | 崇尚“正气”,强调忠诚、气节与民族精神 | 
| 写作手法 | 引经据典,借古喻今,情感激昂 | 
| 代表人物 | 比干、屈原、诸葛亮、岳飞等忠臣义士 | 
| 作者态度 | 坚守节操,宁死不屈,愿以身殉国 |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成为后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文本 | 
三、结语
《正气歌》不仅是文天祥个人精神的写照,更是中华文化中“气节”观念的集中体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面对困境时坚持正义、守护信仰。至今,这篇文章仍被广泛传颂,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