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冰求鲤原文】一、
“卧冰求鲤”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个孝道故事,出自《晋书·王祥传》。故事讲述的是晋朝人王祥为了奉养继母,不顾严寒,在冬天的冰面上卧冰求鲤,最终感动上天,冰面下出现鲤鱼,从而满足了继母的愿望。
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献精神。虽然故事带有神话色彩,但其传递的道德观念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成为后世弘扬孝道的重要典故之一。
二、原文内容整理(节选):
> 王祥字休徵,琅琊临沂人也。性至孝。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上,冰忽自开,跃出鲤鱼一双,以供母。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故事出处 | 《晋书·王祥传》 |
| 主角 | 王祥(晋朝人) |
| 故事背景 | 母亲想吃生鱼,正值寒冬,冰封江面 |
| 行动过程 | 王祥脱衣卧于冰上,冰面突然裂开,跃出两条鲤鱼 |
| 体现精神 | 孝道、无私奉献、感动天地 |
| 文化意义 | 成为古代孝道文化的代表故事,被广泛传颂 |
| 神话色彩 | 冰开鱼跃,具有超自然元素,增强故事感染力 |
四、结语:
“卧冰求鲤”不仅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孝”的极致追求。尽管故事带有传说色彩,但它所传达的伦理价值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尊重长辈、关爱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