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拔地而起介绍

2025-11-11 15:51:31

问题描述:

拔地而起介绍,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1 15:51:31

拔地而起介绍】“拔地而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形容建筑物、山峰或其他事物从地面迅速升起,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它常用于描述高楼大厦、桥梁、山脉等在短时间内崛起的景象,也常用来比喻某种事物或现象迅速发展、兴起。

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色彩,也在现代语境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影视作品中,用来增强画面感和表达力。

一、成语概述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拔地而起
拼音 bá dì ér qǐ
解释 形容建筑物、山峰等从地面迅速升起;也可比喻事物迅速兴起或发展。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其民皆好学,风俗淳厚,士人多有才识,故能拔地而起。”
用法 多用于描写建筑、自然景观或事物迅速发展的状态。
近义词 蒸蒸日上、突飞猛进、脱颖而出
反义词 崩塌、衰落、停滞不前

二、使用场景分析

场景 应用示例
建筑领域 “这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自然景观 “群山拔地而起,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经济发展 “随着政策扶持,新兴产业拔地而起,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
文学创作 “他凭借一部小说拔地而起,成为文坛新星。”

三、文化内涵与意义

“拔地而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视觉描述,更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它象征着努力后的成果、突破后的成长,以及时代进步的缩影。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的一种认同。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个人成就,“拔地而起”都是一种对成功的肯定与赞美。

四、注意事项

- 在使用该成语时,应注意语境的合理性,避免生搬硬套。

- 避免过度使用,以免造成语言重复或表达单调。

-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灵活运用,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拔地而起”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可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