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信用社会代码是什么意思】“统一信用社会代码”这一说法在正式的政策文件或官方表述中并不常见,可能是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误写或误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本文将从定义、用途、结构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国家为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赋予的一个唯一标识码,类似于“身份证号码”,用于识别和管理各类市场主体。它由18位数字组成,涵盖了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等信息,实现了“一码走天下”。
该代码的推行,旨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政府监管效率,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推动诚信社会的建设。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 英文名称 | Unified Social Credit Code |
| 编码长度 | 18位数字 |
| 编码结构 | 1位行政区划代码 + 1位组织类型代码 + 9位主体识别码 + 1位校验码 + 6位顺序码 |
| 主要用途 | 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唯一身份识别;便于政府监管与信用管理 |
| 颁发单位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原工商局) |
| 查询方式 |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www.gsxt.gov.cn) |
| 是否全国通用 | 是,全国范围内唯一有效 |
| 与身份证的区别 | 身份证是个人的身份识别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法人单位的身份识别码 |
| 是否可变更 | 一般不可变更,若单位信息变更需重新申请 |
三、注意事项
- “统一信用社会代码”可能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误写,建议使用标准术语。
- 企业在注册时会自动获得该代码,无需额外申请。
- 该代码广泛应用于招投标、政府采购、银行信贷等领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准确地理解这一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