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5-11-24 03:18:32

问题描述: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4 03:18:32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所作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075年。这首词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在密州打猎的场景,展现了他豪迈不羁的精神风貌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打猎的场面,下片则抒发作者的志向与抱负。整首词语言生动、气势磅礴,体现了苏轼“豪放派”词风的典型特征,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依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原文、翻译与赏析对照表

内容类型 原文 翻译 赏析
上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戴着锦绣帽子,穿着貂皮大衣,千百骑兵像风一样席卷过平坦的山岗。为了回报全城百姓跟随我出猎的热情,我亲自射杀老虎,看看当年的孙权如何。 词的开篇即展现出作者的豪情与自信。“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既表现了苏轼虽年长却仍不失青春活力,又为下文的狩猎场面作了铺垫。通过“左牵黄,右擎苍”等细节描写,营造出热烈而壮观的狩猎氛围。
下片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酒喝得畅快,胸怀更加开阔。虽然鬓角已白,又有什么关系!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样,重新启用我呢?我一定会拉满雕弓,朝着西北方向,射下那颗象征敌人的天狼星。 下片转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鬓微霜,又何妨”表现出苏轼面对年龄增长的豁达态度;“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则是全词的高潮,借“射天狼”表达自己渴望为国效力、抵御外敌的雄心壮志。

三、结语

《江城子·密州出猎》不仅是一首描写打猎的词,更是一首充满理想与抱负的作品。苏轼通过豪放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文人武将的形象,也反映出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这首词在宋代词坛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苏轼豪放词风的代表作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