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称谓有哪些】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极高,其作品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在历史记载和后世评价中,白居易拥有多种称谓,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他在文学、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多重身份,也体现了不同时代对他的认知和尊敬。
一、总结
白居易的称谓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 字号类:如“乐天”、“香山居士”等。
2. 官职类:如“左拾遗”、“江州司马”等。
3. 称号类:如“诗王”、“诗魔”等。
4. 谥号类:如“文”。
5. 民间称呼:如“白傅”、“白老”。
这些称谓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白居易的生平经历、文学地位和人格魅力。
二、表格展示
称谓 | 含义说明 |
白居易 | 原名,本名,用于正式场合或文献记载。 |
字乐天 | 字号之一,表示个人的表字,常用于文人之间的称呼。 |
号香山居士 | 自号,体现其晚年隐居生活和佛教信仰。 |
左拾遗 | 官职,曾任谏官,负责进谏皇帝,反映其政治身份。 |
江州司马 | 被贬期间所任官职,象征其仕途波折。 |
诗王 | 因诗歌成就卓越,被后人尊称为“诗王”。 |
诗魔 | 形容其作诗勤奋,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
文 | 谥号,死后朝廷追赠,代表其文才与品德。 |
白傅 | 民间对其的尊称,源于其曾担任太子宾客之职。 |
白老 | 后人对其的敬称,体现其德高望重。 |
三、结语
白居易的称谓不仅是对他身份和成就的记录,也是后人对其人格和文学贡献的认可。从“乐天”到“诗王”,从“左拾遗”到“香山居士”,每一个称谓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了解这些称谓,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