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哪里呢】“也傍桑阴学种瓜”这句话,是古代诗人笔下的经典语句,常被用来描绘田园生活、劳动场景或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这句话的出处,很多人都会感到好奇。下面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解析这句话的来源及其背景。
一、
“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全诗如下:
> 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 儿童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孩子在父母劳作之余,模仿大人种瓜的情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其中“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不仅表达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一面,也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中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劳动的景象。
此句中的“桑阴”指的是桑树下的阴凉处,而“学种瓜”则是孩子们模仿大人的农事活动。整句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也傍桑阴学种瓜 |
出处 | 南宋·杨万里《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
作者 |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
朝代 | 南宋 |
诗句原文 | 儿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释义 | 孩子们还不懂得耕田织布,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
背景 | 描写农村儿童模仿大人劳作的场景,体现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质朴 |
意境 | 生动、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展现田园之美 |
三、结语
“也傍桑阴学种瓜”不仅是对农村生活的生动写照,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劳动的尊重。通过这句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杨万里细腻的观察力,也能体会到传统文化中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赞美。如果你对古诗词感兴趣,不妨多读几首杨万里的作品,感受他笔下的田园风光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