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之阙如什么意思】“付之阙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书面语中,表示某件事情没有被实施或完成,即“没有做到”或“没有执行”。这个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强调某种应尽的责任、义务或措施未被落实。
一、
“付之阙如”出自古代文献,意思是“放在一边不加处理”,引申为对某事采取漠视或未予处理的态度。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某些应履行的职责、制度、措施等未能落实,或者本应存在但实际缺失的情况。
该成语具有较强的书面色彩,适用于正式写作或官方文件中,表达一种对问题或责任的忽视或未履行状态。
二、表格形式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付之阙如 |
拼音 | fù zhī què rú |
出处 | 古代文献(如《左传》等) |
字面意思 | 放在一边不加处理 |
引申含义 | 对某事未予落实、未予执行;表示缺失或未履行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书面语、官方文件、批评性文章等 |
常见搭配 | “责任付之阙如”、“制度付之阙如”、“措施付之阙如” |
近义词 | 未落实、未履行、未执行 |
反义词 | 予以落实、认真执行、切实履行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名词) |
语体色彩 | 正式、书面、严肃 |
典型例句 | 他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始终付之阙如,缺乏责任感。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口语中,“付之阙如”较少使用,但在正式写作中,尤其是涉及政策、管理、责任等方面时,可以适当使用以增强语言的严谨性和权威性。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时要结合具体语境,避免因用词不当造成误解。
总之,“付之阙如”是一个值得掌握的成语,尤其在需要表达“未落实”或“未执行”的情况下,能有效提升语言的专业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