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井下石是什么意思】“投井下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别人已经处于困境或失败的情况下,再进一步施加打击或伤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向井里扔石头”,比喻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投井下石 |
| 拼音 | tóu jǐng xià shí |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后世引申为“投井下石”。 |
| 含义 | 在别人已经陷入困境时,再加以打击或伤害。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带有贬义。 |
| 近义词 | 落井下石、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
| 反义词 | 扶危济困、雪中送炭、助人为乐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投井下石”最早出自《左传》,原意并非完全贬义,而是指在战争中利用敌方的弱点进行打击。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个带有强烈道德批判意味的词语,用来批评那些在他人遭遇不幸时仍不施以援手,反而趁机加害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 |
| 工作场合 | 公司裁员后,同事不仅不帮忙,还到处散布谣言,真是投井下石。 |
| 日常生活 | 朋友失恋时,他不仅不安慰,还嘲笑对方,简直是投井下石。 |
| 历史典故 | 昔日好友因战败被俘,却有人趁机诬陷,实属投井下石之举。 |
四、成语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投井下石”的行为不仅缺乏同情心,也反映出一种冷漠和自私的心态。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破裂,甚至引发更大的矛盾。因此,我们应该避免成为“投井下石”的人,学会在他人困难时给予支持与理解。
五、结语
“投井下石”不仅是对一个人行为的批评,更是对社会道德的一种提醒。在面对他人困境时,我们应多一份善意,少一些冷漠,让世界多一点温暖,少一点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