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个人简介】王昌龄(约698年-约756年),字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为“盛唐三杰”,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气势雄浑、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但其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昌龄生平简要总结:
王昌龄出生于陕西西安,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曾在科举中高中进士,步入仕途,曾担任汜水尉、校书郎等职。然而,由于性格耿直,不善权谋,多次被贬,晚年生活困顿。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豪情的《出塞》《从军行》等作品,也有抒发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慨的《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名作。王昌龄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龄主要信息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王昌龄 |
| 字 | 少伯 |
| 生卒年 | 约698年-约756年 |
| 籍贯 | 陕西西安 |
| 朝代 | 唐代 |
| 职业 | 诗人、官员 |
| 代表诗体 | 七言绝句 |
| 代表作品 | 《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
| 文学地位 | 边塞诗派代表人物 |
| 特点 | 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
| 人生经历 | 科举及第,仕途坎坷,多次被贬 |
| 后世评价 | “七绝圣手”,影响深远 |
王昌龄虽一生不得志,但他用文字记录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也留下了不朽的文学遗产。他的诗作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至今仍被人们吟诵传颂,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