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小浪底】小浪底是黄河中游的一个重要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与济源市交界处。它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黄河治理的关键节点。那么,“小浪底”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它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一、名字的由来
“小浪底”这一名称来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貌特征。
1. 地名来源
“小浪底”原是一个地名,指的是黄河岸边一个较为低洼的小山丘或土坡。在古代,人们常以地形特征来命名地方,因此“小浪底”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
2. “浪底”的含义
“浪”指黄河的波浪,“底”则表示底部或深处。结合当地黄河水流湍急、河床较深的特点,这个地名形象地描述了该地区的地理环境。
3. “小”的含义
“小”字可能是相对于附近较大的山丘而言,说明这里地势较低、规模较小,因此得名“小浪底”。
二、小浪底工程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全称 |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
| 建成时间 | 1999年 |
| 地理位置 |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与济源市交界处 |
| 功能 | 防洪、减淤、供水、发电、生态调节等 |
| 总投资 | 约110亿元人民币 |
| 设计水库容量 | 约126.5亿立方米 |
| 发电量 | 年发电量约51亿千瓦时 |
三、小浪底的意义
小浪底工程是黄河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它的建成对改善黄河下游的防洪能力、减少泥沙淤积、保障农业灌溉、提供清洁能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小浪底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通过科学调度水量,有效缓解了黄河下游的断流问题,为沿岸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总结
“小浪底”这个名字源于其地理特征和历史背景,虽名为“小”,但其作用却不可小觑。作为黄河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浪底不仅承载着防洪减灾的重任,也肩负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来源 | 地理特征+历史地名 |
| 工程功能 | 防洪、减淤、发电、生态调节 |
| 地理位置 | 黄河中游,河南境内 |
| 建设意义 | 黄河治理关键工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 |
如你所见,“小浪底”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地理、工程与生态意义的综合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