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樽就教释义】“移樽就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曰:‘吾闻君子务其大者,远者;小人务其小者,近者。’子大叔曰:‘然则子产之言,是也。’子产曰:‘夫子之言,吾不敢以对。’于是移樽就教。”原意是指放下酒杯,前往请教,表示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态度。
在现代汉语中,“移樽就教”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主动向他人请教,尤其是向比自己更有经验或知识的人学习,体现出谦逊和尊重的品质。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学习态度和对知识的尊重,而不是单纯地寻求帮助。
“移樽就教”源于古代典故,原指放下酒杯去请教,后引申为虚心向他人学习的行为。它强调的是求知若渴、不耻下问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常用于赞扬那些愿意主动请教、不断学习的人,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
表格说明: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移樽就教 |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 原意 | 放下酒杯,前往请教,表示虚心求教 |
| 现代含义 | 虚心向他人请教,不耻下问 |
| 使用场景 | 用于赞扬他人的谦虚好学精神 |
| 情感色彩 | 褒义词 |
| 近义词 | 不耻下问、虚心求教 |
| 反义词 | 妄自尊大、骄傲自满 |
| 适用对象 | 适用于有求知欲、善于学习的人 |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学习、尊重师长的价值观 |
通过了解“移樽就教”的含义与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于学习态度的重视,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谦虚好学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