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五十弦翻塞外声全诗

2025-11-03 11:59:40

问题描述:

五十弦翻塞外声全诗,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1:59:40

五十弦翻塞外声全诗】“五十弦翻塞外声”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句为:“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句词描绘了边塞战事的雄浑气势和将士们出征的壮烈场景。

一、原文简介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豪放派作品,借古喻今,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全词情感激昂,语言豪迈,是辛弃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

项目 内容
词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 辛弃疾(南宋)
体裁 词(宋词)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国势衰微,辛弃疾怀有收复中原之志,但壮志难酬,借词抒情
主题 抒发爱国情怀与壮志未酬的悲愤
关键句子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情感基调 豪迈悲壮,充满英雄气概
艺术特色 借景抒情,用典自然,语言铿锵有力

三、解读分析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五十弦”指的是古代乐器——瑟,象征着音乐与战争的结合。而“塞外声”则指边塞地区的战歌或鼓角之声,寓意着战争的紧张氛围。“沙场秋点兵”则是描绘秋天战场上士兵列队出征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肃杀而壮阔的画面。

整句词通过音乐与战场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军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这种将音乐与战争并置的手法,使词作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四、延伸思考

辛弃疾虽为文人,却有着强烈的军事理想。他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但因朝廷主和派的压制,始终未能实现抱负。因此,“五十弦翻塞外声”不仅是对战场的描写,更是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五、结语

“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虽短,却蕴含深意,展现了辛弃疾词作中那种刚柔并济、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是对战争场面的描绘,更是对家国情怀的深情表达。通过这一句词,我们能感受到一位爱国志士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坚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