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是什么检查项目】心肌酶是一类在心肌细胞中含量较高的酶类物质,当心肌受到损伤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心肌酶检查是临床上用于判断是否发生心肌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怀疑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时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肌酶的定义与作用
心肌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肌酸激酶(CK)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乳酸脱氢酶(LDH)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肌钙蛋白(cTnI 或 cTnT)
这些酶在正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当心肌受损时,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它们会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被检测到。通过检测这些酶的水平变化,医生可以判断心肌是否有损伤及损伤的程度。
二、心肌酶检查的意义
|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范围 | 临床意义 |
| 肌酸激酶(CK) | 38–174 U/L | 心肌损伤时升高,也见于肌肉疾病 |
|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5% 的 CK 活性 | 心肌特异性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
| 乳酸脱氢酶(LDH) | 109–245 U/L | 升高提示组织损伤,包括心肌 |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10–40 U/L | 心肌损伤时升高,但非特异性 |
| 肌钙蛋白(cTnI / cTnT) | <0.04 ng/mL | 最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指标,是当前心肌梗死诊断的“金标准” |
三、适用情况
心肌酶检查通常用于以下情况:
- 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怀疑心肌梗死
- 心电图异常,需进一步评估心肌损伤
- 心脏手术后监测心肌功能
- 其他心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心肌损伤
四、注意事项
- 心肌酶检查结果需结合症状、心电图、影像学等综合判断。
- 部分药物、剧烈运动、肌肉损伤等也可能引起心肌酶升高,需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 肌钙蛋白是最为敏感和特异的指标,建议优先检测。
五、总结
心肌酶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心脏健康评估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快速识别心肌损伤的情况。不同的心肌酶指标各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有心脏不适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心肌酶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