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萧何是怎样的典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同一个人或同一因素密切相关。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刘邦、韩信和萧何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历史背景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早年不得志,后因萧何的推荐而被刘邦重用,最终助刘邦建立汉朝。然而,韩信后来因功高震主,被吕后与萧何合谋设计杀害。因此,“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为对这段历史的高度概括。
二、典故详解
| 事件 | 内容 |
| 成 | 韩信早年落魄,曾受胯下之辱。后来投奔刘邦,但未得重用。萧何发现韩信的才华,极力推荐,使韩信得以被刘邦重用,最终成为汉朝的重要将领。 |
| 败 | 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立下大功,但功高震主。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削去兵权,后被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 |
三、成语含义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仅指韩信的命运与萧何密切相关,更引申为:
- 成功与失败往往由同一个人或同一种原因引起;
- 表达了命运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 也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权力和人际关系。
四、现代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常用于描述:
- 一个企业因某位关键人物而崛起,又因该人物的决策失误而衰落;
-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某人的帮助,但最终也可能因同样的人而陷入困境;
- 强调“双刃剑”的道理,即某种因素既可能带来成功,也可能导致失败。
五、总结
“成也萧何,败萧何”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而关键人物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人生的道路上,既要懂得感恩,也要学会警惕,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