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操韩愈原文及译文】《幽兰操》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古琴曲辞,以“幽兰”象征高洁、孤傲的品格。全诗通过描绘兰花在深谷中独自开放的景象,表达作者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与对世俗浮华的不屑。以下为《幽兰操》的原文、译文及。
一、原文
幽兰操
(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观四方。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子之遭兮,时也命也。
将子无怨,亦无敢怨。
二、译文
幽兰操
(韩愈)
兰花香气浓郁,芬芳四溢。
不采摘它佩戴,对兰花又有什么损害呢?
如今为何转徙不定?
我行走四方,观察各地风物。
有一位美丽的人,清秀动人。
偶然相遇,正合我的心意。
你的遭遇,是时势与命运所致。
我不怨你,也不敢抱怨。
三、
| 项目 | 内容 |
| 作品名称 | 《幽兰操》 |
| 作者 | 韩愈 |
| 体裁 | 古琴曲辞 |
| 主题思想 | 赞美高洁品格,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 核心意象 | 兰花(象征高洁、孤傲) |
| 情感表达 | 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对命运的坦然接受 |
| 结构特点 | 四句一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 文学价值 | 体现韩愈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
四、文章总结
《幽兰操》虽篇幅短小,却寓意深远。韩愈借兰花之高洁,抒发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豁达态度。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正是韩愈精神世界的重要体现。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道德的双重关注,具有较高的文学与思想价值。
通过本文的梳理,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幽兰操》的内涵与艺术特色,进一步体会韩愈诗歌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