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是什么意思】“锱铢必较”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极小的利益或细节都非常计较,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过于注重琐碎小事、不讲情面的人,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锱铢必较 |
拼音 | zī zhū bì jiào |
出处 | 《汉书·司马迁传》:“其计则有不足矣,而其心则纤悉必较。” |
释义 | 形容对极小的财物或利益都十分计较,不轻易放过。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过于计较,缺乏宽容和大度。 |
近义词 | 斤斤计较、吹毛求疵、睚眦必报 |
反义词 | 宽宏大量、豁达大度、慷慨大方 |
二、成语详解
“锱”和“铢”都是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其中“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因此,“锱铢”合起来指的是非常微小的重量单位。成语“锱铢必较”字面意思是“连极小的重量都不放过”,引申为对小事也过分计较。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些人在金钱、利益上的极端敏感,甚至在小事上也不愿意吃亏。例如:
- 他做生意时锱铢必较,连一块钱都要算清楚。
- 对于这种小事,他总是锱铢必较,让人难以接受。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商业交易 | 在买卖中,对方锱铢必较,导致谈判困难。 |
日常生活 | 朋友之间因为一点小钱,他锱铢必较,影响感情。 |
工作环境 | 领导对员工的工作要求锱铢必较,压力很大。 |
四、总结
“锱铢必较”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极小的利益或细节非常计较,往往表现出吝啬、刻薄或不近人情的性格特点。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态度可能有助于精打细算,但过多地锱铢必较往往会让人显得不够大气,影响人际关系和合作。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应尽量避免成为“锱铢必较”的人,学会适度宽容与理解,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