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区的市包含哪些】在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设区的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设立有市辖区的地级市。这类城市通常在行政层级上属于地级市,但与“不设区的市”(如县级市)不同,它们下辖多个市辖区,具有更复杂的行政结构和更大的管理范围。
设区的市一般由省或自治区直接管辖,是区域经济、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下面将对设区的市的定义、特点以及具体包含的城市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部分典型设区的市。
一、设区的市的定义
设区的市是指在地级市的基础上,设立若干个市辖区的行政单位。这些市辖区是地级市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在行政上仍受地级市管辖。设区的市通常具备较大的人口规模、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二、设区的市的特点
1. 行政层级高:设区的市属于地级市,级别高于县级市。
2. 辖区较多:通常下辖多个市辖区,如北京市、上海市等。
3. 经济发达:多数设区的市是所在省份或地区的经济中心。
4. 人口密集:由于辖区面积大、人口多,城市化程度较高。
5. 功能齐全:拥有较完整的行政、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
三、设区的市举例(部分)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设区的市,供参考:
序号 | 城市名称 | 所属省份 | 下辖市辖区 |
1 | 北京市 | 北京市 | 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等16个区 |
2 | 上海市 | 上海市 | 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等16个区 |
3 | 广州市 | 广东省 | 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等11个区 |
4 | 深圳市 | 广东省 | 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等9个区 |
5 | 成都市 | 四川省 |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等13个区 |
6 | 武汉市 | 湖北省 | 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等13个区 |
7 | 南京市 | 江苏省 | 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等11个区 |
8 | 杭州市 | 浙江省 | 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等10个区 |
9 | 天津市 | 天津市 |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等16个区 |
10 | 重庆市 | 重庆市 | 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等26个区 |
四、总结
设区的市是中国城市行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承担着区域发展的核心职能,也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设立市辖区,这些城市能够更好地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化。了解设区的市的构成和特点,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和行政区划结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城市的详细情况,可结合具体城市资料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