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是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所著的一部重要地方志类著作,全书共一百二十卷,系统梳理了当时全国各府、州、县的地理、经济、政治、民生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该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一、内容概述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一部以“利病”为核心主题的地方文献汇编,旨在总结各地在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优势,为朝廷提供参考依据。书中涵盖了明代中后期至清初的大量地方资料,内容详实,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土地制度、赋税政策、水利建设、交通状况、风俗民情等多个方面。
黄宗羲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整理,结合自己的政治思想,提出了许多关于国家治理的见解,体现了其“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
二、结构特点
该书采用分省编纂的方式,按地区分类整理,每卷通常涵盖一个省份或几个相邻地区的资料。每部分内容包括:
- 地理环境
- 赋税情况
- 水利设施
- 农业生产
- 民生状况
- 社会问题
- 政治治理
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地方官员的奏疏、民间传闻、舆图资料等,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三、历史价值与意义
1. 史料价值高:作为一部系统整理地方资料的书籍,《天下郡国利病书》保存了大量明代晚期及清初的地方档案,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 政治思想体现:黄宗羲在书中不仅记录事实,更融入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反对苛政,倡导改革。
3. 影响深远:该书不仅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来的史学研究、政治制度分析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 |
| 作者 | 黄宗羲(明末清初) |
| 卷数 | 一百二十卷 |
| 类型 | 地方志类文献 |
| 内容主题 | 各地经济、政治、民生、地理等“利病”问题 |
| 结构 | 分省编纂,每卷涵盖多个地区 |
| 主要内容 | 土地、赋税、水利、农业、民情、治理等 |
| 历史价值 | 提供明代晚期至清初地方实况资料 |
| 思想内涵 | 强调“民本”,倡导改革,反对苛政 |
| 影响 | 对后世史学、政治研究有深远影响 |
综上所述,《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是一部兼具史料价值与思想深度的重要文献,不仅记录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况,也体现了黄宗羲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怀。它不仅是地方志研究的重要参考,也是理解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