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债券是什么意思】贴现债券,又称贴现式债券或零息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债券类型。与传统的附息债券不同,贴现债券在发行时不支付利息,而是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出售,到期时按面值偿还。投资者的收益来源于购买价与面值之间的差额。
贴现债券的特点在于其计息方式和收益结构,适用于短期融资需求,常见于政府短期债务工具中,如国库券(T-Bills)。这种债券适合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贴现债券核心要点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不支付利息,按面值到期兑付的债券 |
| 发行方式 | 折价发行,即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出售 |
| 收益来源 | 本金差额(买入价与面值之差) |
| 利息计算 | 通常采用单利计算,不按年复利 |
| 适用对象 | 短期资金需求,如政府短期融资 |
| 风险特征 | 相对较低,信用风险主要取决于发行人 |
| 常见类型 | 国库券、商业票据等 |
贴现债券与传统债券的区别
| 项目 | 贴现债券 | 传统债券 |
| 是否支付利息 | 否 | 是 |
| 发行价格 | 折价 | 按面值或溢价 |
| 收益来源 | 本金差额 | 利息收入 |
| 计息方式 | 单利 | 复利或单利 |
| 适用期限 | 短期为主 | 中长期为主 |
| 风险等级 | 一般较低 | 视发行人信用而定 |
贴现债券因其简单透明的收益结构,在金融市场中被广泛使用,尤其适合那些希望避免利率波动影响的投资者。对于企业或政府而言,它也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融资手段。理解贴现债券的运作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和财务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