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中秋明月为引,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诗歌
《望月怀远》通过描绘秋夜明月高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蕴含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情感真挚,展现了张九龄作为盛唐诗人所具备的深厚文学修养与情感表达能力。
二、诗歌原文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三、内容解析(表格形式)
| 诗句 | 字面意思 | 含义与情感 |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海上的月亮升起,天边的人同时望着这轮明月 | 描写中秋夜的美景,点出“共此时”的意象,表达一种时空的共鸣 |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有情人抱怨长夜难熬,整夜都在思念 | 表达因距离遥远而产生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关掉灯,珍惜那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感到露水渐湿 | 细腻地描写诗人深夜赏月时的动作与感受,突出对月光的喜爱和孤寂之感 |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无法将这满手的月光赠予你,只能回到床上梦见相聚的日子 | 表达无法传递情感的无奈,以及对团聚的渴望 |
四、艺术特色
1. 意境深远:全诗以“望月”为线索,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2. 情感真挚:通过对月夜的描写,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动人。
3. 语言简练:用词简洁,不事雕琢,却富有感染力,体现了唐诗“言简意赅”的特点。
五、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情感的表达,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与离别相思等主题。《望月怀远》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流传千古,深受后世喜爱。
六、结语
《望月怀远》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诗作,更是一首寄托深情、表达思念的经典之作。它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