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之战简介】逍遥津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东汉末年,是曹操与孙权之间的一次重要交锋。此战虽规模不大,但因曹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三国历史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一幕。
一、战役背景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军进攻汉中,意图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此时,孙权趁机进攻合肥,试图牵制曹军主力。曹操在汉中战事未决的情况下,派遣张辽、李典、乐进等将领驻守合肥,以抵御孙权的进攻。
二、战役经过
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而城中仅有七千守军。面对强敌,张辽提出“以奇制胜”的策略,挑选八百精锐突袭吴军大营,成功击溃敌军士气,迫使孙权撤退。最终,吴军在撤退途中遭遇伏击,损失惨重。
三、战役结果
- 魏军胜利:以少胜多,成功击退孙权十万大军。
- 吴军失利:伤亡惨重,战略目标未能达成。
- 影响深远:此战巩固了曹操在江淮地区的控制,也提升了张辽的威名。
四、战役意义
逍遥津之战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心理战和战术运用的典范。张辽的果断决策和灵活指挥,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此战也反映了三国时期各势力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复杂局势。
| 项目 | 内容 |
| 战役名称 | 逍遥津之战 |
| 发生时间 |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 |
| 参战双方 | 曹魏 vs 孙吴 |
| 主要将领 | 张辽、李典、乐进(魏);孙权(吴) |
| 战役规模 | 魏军约7000人,吴军约10万 |
| 战役结果 | 魏军胜利,吴军撤退 |
| 战术特点 | 突袭、以少胜多、心理战 |
| 历史影响 | 巩固曹操在江淮地区势力,提升张辽声望 |
总结:逍遥津之战是三国时期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展现了张辽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灵活的作战策略。此战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也成为后世研究古代战争的重要案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