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钩虿尾什么意思】“银钩虿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力遒劲、结构美观。它由两个部分组成:“银钩”和“虿尾”,分别用来比喻书法中的笔画特点。这一成语不仅在书法领域有重要意义,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引用,以赞美书法家的技艺高超。
以下是对“银钩虿尾”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含义 |
| 银钩 | 比喻书法中笔画如银针般锐利、挺拔,常用于形容横画或竖画的刚劲有力。 |
| 虿尾 | “虿”是一种毒虫,其尾巴形状细长弯曲;“虿尾”比喻书法中收笔处的线条流畅、灵活,富有变化。 |
综合来看,“银钩虿尾”形容书法笔法既刚劲又柔美,既有力度又有韵味,是书法艺术中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二、来源与用法
“银钩虿尾”最早见于古代书论,如唐代张怀瓘《书断》中曾用此词来形容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家的笔法。后世文人常以此来赞誉书法家的技艺高超,也可用于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妙。
- 例句1:他的书法笔力遒劲,真可谓“银钩虿尾”,令人赞叹。
- 例句2: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结构严谨,颇有“银钩虿尾”之风。
三、相关成语对比
| 成语 | 含义 | 与“银钩虿尾”的关系 |
| 龙飞凤舞 | 形容书法笔势奔放、气势恢宏 | 与“银钩虿尾”同属书法术语,但侧重点不同 |
| 入木三分 | 形容书法笔力深刻,字迹有力 | 与“银钩虿尾”都强调书法的力度与美感 |
| 笔走龙蛇 | 形容书法笔势流畅、生动 | 与“银钩虿尾”一样,多用于赞美书法艺术 |
四、文化意义
“银钩虿尾”不仅是对书法技艺的赞美,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刚柔并济”美学的追求。这种审美观不仅体现在书法上,也广泛存在于绘画、诗词、建筑等领域。
五、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含义 |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结构美观,兼具刚劲与柔美 |
| 来源 | 古代书论,如《书断》 |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书法或文章的精妙 |
| 文化内涵 | 体现“刚柔并济”的传统美学思想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银钩虿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了解中国传统书法与美学的重要切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