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儿童。该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如稀水样、黏液或带血),常伴有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脱水甚至危及生命。
一、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
| 原因类别 | 具体原因 |
| 感染性因素 | 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
| 非感染性因素 | 饮食不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肠道功能紊乱 |
| 其他因素 | 药物副作用、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变化等 |
二、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症状
|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 排便异常 | 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性状稀薄、水样或带黏液 |
| 全身症状 | 发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
| 脱水表现 | 口干、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 |
| 消化道不适 | 呕吐、腹胀、腹痛 |
三、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与治疗
| 护理/治疗方法 | 内容说明 |
| 补液治疗 | 口服补液盐(ORS)或静脉输液,防止脱水 |
| 饮食调整 | 继续母乳喂养或配方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
| 药物治疗 | 根据病因使用抗生素、止泻药或益生菌 |
| 休息与观察 | 保证充足睡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 预防措施 | 注意卫生、合理喂养、接种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 |
四、婴幼儿腹泻的预防措施
| 预防方法 | 具体做法 |
| 个人卫生 |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 |
| 饮食安全 | 食物要新鲜、煮熟,避免生冷食物 |
| 环境清洁 | 定期消毒玩具和用品,保持室内通风 |
| 接种疫苗 | 按时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等预防性疫苗 |
| 合理喂养 | 避免过早添加辅食,注意饮食规律 |
五、何时需要就医?
当婴幼儿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 持续高烧不退
- 明显脱水症状(如尿少、口干、眼窝凹陷)
- 大便带血或脓液
- 精神状态差、嗜睡或烦躁不安
- 腹泻持续超过3天无改善
总结:
婴幼儿腹泻虽常见,但不可轻视。家长应了解其成因、症状及护理方法,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同时,注重日常预防,有助于降低发病率,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