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与长子受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5-11-25 06:08:50

问题描述:

与长子受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5 06:08:50

与长子受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一、文章概述

《与长子受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给其长子苏迈(字“受之”)的一封书信。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与教诲,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在仕途失意时的心境与人生感悟。

该文虽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常被用于古文教学与研究。

二、原文节选

> “吾少也贫,不能自谋,赖先人之积,得以衣食。今吾老矣,不能复为汝营求,惟愿汝勤学以自立。”

三、翻译与注释

内容 翻译 注释
吾少也贫 我年少时贫穷 “吾”,我;“少”,年少;“贫”,贫穷
不能自谋 无法自己谋生 “自谋”,自己谋取生活
赖先人之积 依靠先人的积蓄 “先人”,祖先、父母;“积”,积蓄
得以衣食 才能维持衣食 表示因有积蓄而生活无忧
今吾老矣 如今我已年老 “今”,现在;“老矣”,年老了
不能复为汝营求 不能再为你谋求前程 “营求”,谋求、追求
惟愿汝勤学以自立 只希望你勤奋学习,自立自强 “惟”,只;“勤学”,努力学习;“自立”,靠自己立足

四、总结

《与长子受之》虽是一封简单的家书,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人生智慧。苏轼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强调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儿子自立自强。

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苏轼作为父亲的温情一面,也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远见。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五、内容特点总结表

特点 内容说明
文体 书信体散文
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
写作背景 苏轼晚年,仕途失意,寄情于家庭教育
主题 鼓励儿子勤奋学习,自立自强
语言风格 简洁质朴,情感真挚
思想内涵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体现父爱与人生哲理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可继续深入探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