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翻译】《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讲述的是两只动物因争斗而陷入困境,最终被第三方趁机得利的故事。这则寓言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争执不休、互不相让”所带来的后果,也提醒人们在面对矛盾时应冷静处理,避免两败俱伤。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
| 原文 | 翻译 |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 蚌正张开壳晒太阳,鹬鸟来啄它的肉,蚌立刻合上壳夹住鹬的嘴。 |
|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就会有一只死蚌。” |
| 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 蚌也说:“你今天不出来,明天不出来,就会有一只死鹬。” |
| 于是渔者得而擒之。 | 于是,打鱼的人就趁机把它们一起捉走了。 |
二、故事总结
这个寓言通过鹬和蚌之间的争斗,展现了双方因一时之气而互不退让,结果却让第三者(渔夫)坐收渔利。它告诉我们:
- 不要因小失大:争执往往让人忽视更大的利益。
- 合作胜于对抗:只有互相妥协,才能避免共同受害。
- 警惕第三方得利:当双方僵持不下时,第三方往往会趁虚而入。
三、现实启示
| 角度 | 启示 |
| 个人关系 | 在人际交往中,应学会沟通与让步,避免无谓的冲突。 |
| 商业竞争 | 企业之间若过度争斗,可能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 |
| 国际关系 | 国家间若互不信任、互相牵制,容易被外部势力利用。 |
四、结语
《鹬蚌相争》虽短,但寓意深刻。它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更是对现代人行为的一种警示。在面对矛盾与冲突时,冷静、理智和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