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梦熊(渭水泱泱出自哪里)】“文王梦熊,渭水泱泱”是一句常用于诗词或文章中的典故,寓意贤才得遇明主、国运昌盛。这句话的出处与周朝初年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下面将从来源、含义及相关资料进行总结。
一、出处来源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最早见于《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对姜太公(吕尚)的记载。文中提到:
> “太公望,即吕尚也,……文王梦天帝之子,其名曰‘太公’,当为我兴周。于是文王求之,得之渭水之滨。”
后世在文学作品中,常将“文王梦熊”与“渭水泱泱”连用,象征着周文王在渭水边遇见姜太公,成就一代霸业。
二、含义解析
词语 | 含义 |
文王 | 指周文王姬昌,周朝奠基人之一,以德治著称。 |
梦熊 | 古代认为梦见熊是吉祥之兆,预示有贤才辅佐。 |
渭水 | 黄河支流,位于今陕西境内,是姜太公隐居之地。 |
泱泱 | 形容水势浩大,也比喻国家兴盛、人才汇聚。 |
整句意为:周文王梦见有贤才如熊般出现,最终在渭水边遇到了姜太公,使周朝得以兴起。
三、相关典故与引用
典故名称 | 出处 | 说明 |
文王访贤 | 《史记》 | 周文王亲自到渭水边寻找姜太公,体现礼贤下士。 |
太公钓鱼 | 《孟子》 | 姜太公在渭水边垂钓,等待明主,后被文王重用。 |
周兴周衰 | 《诗经》 | 描述周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其中包含对文王、武王时期的追忆。 |
四、文化影响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成为中华文化中“君臣相得、贤才出世”的象征。在后世诗词、戏曲、书法中频繁出现,如:
- 杜甫诗句:“文王梦熊,太公钓渭。”
- 明清小说:常用来描写英雄人物的际遇。
- 现代文学:多用于形容有识之士遇到明主的情景。
五、总结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出自《史记》,讲述周文王在渭水边遇到姜太公的故事,象征贤才与明主相遇、国家兴盛的吉兆。这一典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常被用来赞美人才难得、君臣相知的美好愿景。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文王梦熊 渭水泱泱出自哪里 |
出处 | 《史记·齐太公世家》 |
含义 | 贤才得遇明主,国运昌盛 |
相关典故 | 文王访贤、太公钓鱼、周兴周衰 |
文化影响 | 常用于诗词、戏曲、书法中,象征君臣相得 |
代表人物 | 周文王、姜太公(吕尚)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典故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