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稼不穑的意思】“不稼不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其中“稼”指耕作,“穑”指收割,合起来表示农事劳动。因此,“不稼不穑”原意是指不从事农业生产,不劳作、不收获。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劳而获、不事生产的人,带有明显的批评意味。在古代社会,农业是立国之本,不从事农事被视为一种失职或道德缺失的表现。
不稼不穑意思总结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常见搭配 |
不稼不穑 | 不从事农事劳动,不耕种不收割 | 《诗经·魏风·硕鼠》 | 形容不劳而获、不事生产的懒惰者 | 不稼不穑之人、不稼不穑之徒 |
释义与延伸
“不稼不穑”字面意思是“不耕种也不收割”,引申为不从事劳动、不付出努力的人。在古代,这种人往往被看作是寄生虫,依赖他人劳动生活,缺乏责任感和自立能力。
在现代语境中,这个成语虽然不再常用,但其背后所传达的“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的价值观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付出,同时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创造价值。
总结
“不稼不穑”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成语,用于批评那些不劳而获、不事生产的懒惰者。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勤奋与责任的推崇。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