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罪行极多,即使把竹子都用尽也写不完。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原意是说隋朝末年李密在讨伐隋炀帝的檄文中写道:“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意思是隋炀帝的罪行多得连南山的竹子都写不完,东海的水也洗不净他的恶行。
一、
“罄竹难书”是一个极具贬义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的罪行极其严重,数量庞大,无法全部记录或清算。它不仅强调罪行的数量多,还带有强烈的谴责意味。
这个成语在现代使用中,常见于新闻报道、历史评论或文学作品中,用来批评某些人的恶劣行为或严重的负面事件。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罄竹难书 |
拼音 | qìng zhú nán shū |
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 |
原意 | 指隋炀帝的罪行多得连竹子都写不完 |
现代含义 | 形容罪行极多,难以全部记载或清算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带有强烈贬义 |
近义词 | 罪大恶极、罄竭难书、数不胜数 |
反义词 | 无足轻重、微不足道、寥寥无几 |
使用场景 | 新闻报道、历史评论、文学作品等 |
注意事项 | 不宜用于日常口语,避免过度夸张 |
三、结语
“罄竹难书”虽然字面看似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确保表达准确且不失分寸。了解这一成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精准地运用语言,提升表达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