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歇后语】“亡羊补牢”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其字面意思是:羊丢失了以后才去修补羊圈,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继续损失。这个成语常用来提醒人们在犯错后要及时改正,避免更大的损失。
“亡羊补牢”本身也可以作为歇后语的一部分,通常与“为时未晚”搭配使用,形成完整的歇后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一说法进一步强调了即使出现了问题,只要及时处理,仍然有机会挽回局面。
以下是关于“亡羊补牢”及其歇后语的相关信息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亡羊补牢 |
| 出处 | 《战国策·楚策四》 |
| 字面意思 | 羊丢了才修补羊圈,比喻发现问题后及时补救 |
| 引申含义 | 提醒人们及时改正错误,避免更大损失 |
| 歇后语 |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劝诫或反思,强调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
| 同义表达 | 及时止损、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
| 典型例子 | 某公司发现产品有缺陷后立即召回并改进,属于“亡羊补牢”的做法 |
通过了解“亡羊补牢”及其歇后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