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翻译】一、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是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与一位老友相遇的故事。吴起在外出时遇到一位旧友,邀请其共进晚餐,并表现出极高的诚意和礼节。然而,这位老友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赴约。吴起对此并未生气,而是表现出理解和宽容的态度。
这个故事体现了吴起的品德修养,也反映了古代士人之间的交往礼仪。同时,它也暗含了对“信义”与“礼让”的重视,强调了一个人在面对他人失约时应保持的风度与胸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 从前吴起外出时遇到了一位老朋友,便停下来请他吃饭 |
| 故人曰:“待我而食。” | 老人说:“等我回来再吃。” |
| 吴起曰:“吾不食矣。” | 吴起说:“我不吃了。” |
| 故人至,吴起乃食。 | 老人到了以后,吴起才开始吃饭 |
| 或问吴起曰:“何不待故人?” | 有人问吴起:“为什么不等那位老朋友呢?” |
| 吴起曰:“吾不以饮食为先,而以信义为重。” | 吴起回答:“我不把吃饭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信义看得更重要。” |
三、延伸思考
这则故事虽短,但寓意深刻。吴起的行为展现了他对“信”的重视,也体现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无论是在人际关系还是职场交往中,守信、尊重他人、保持耐心与包容,都是构建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四、结语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不仅是一则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体现。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信义”的推崇,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一理念。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些传统美德中汲取力量,提升自我修养,促进社会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