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猩红热的症状和治疗】小儿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5至15岁的儿童。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虽然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
一、症状总结
小儿猩红热的典型症状包括:
- 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 咽痛: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
- 皮疹:发病后24小时内出现,呈弥漫性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常见于颈部、胸部及四肢。
- 草莓舌:舌面红肿,舌苔脱落,呈现“草莓样”外观。
- 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乏力、头痛等。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脱屑现象,尤其在恢复期,手掌、脚底常有皮肤剥落。
二、治疗方法总结
小儿猩红热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注意对症处理与护理。
| 治疗类别 | 具体内容 |
| 抗生素治疗 | 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或注射用青霉素),疗程一般为10天,需按医嘱完成,避免耐药。 |
| 退热与止痛 | 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发热与咽痛。 |
| 补液与营养支持 | 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电解质平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
| 隔离与卫生 | 患儿应隔离至体温正常且完成抗生素疗程,防止交叉感染。 |
| 并发症监测 | 如出现关节肿痛、尿量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热或肾炎。 |
三、预防措施
- 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
- 接种疫苗:目前尚无针对猩红热的疫苗,但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继发感染风险。
四、注意事项
- 疾病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被误诊,应结合皮疹、咽拭子检查等综合判断。
- 若患儿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应立即送医。
总结:小儿猩红热虽属常见病,但早期识别与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应关注孩子是否出现典型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