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尊降贵的意思和造句】“纡尊降贵”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地位高的人放下身段,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去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或做事。这个成语带有谦逊、尊重的意味,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谦虚和包容。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 纡尊降贵 | yū zūn jiàng guì | 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份,与低层人士交往或合作,表示谦逊和尊重。 |
二、成语来源
“纡尊降贵”出自古代文献,常见于史书或文学作品中,多用于描写君主、官员或名人放下架子,亲民或与普通人接触的情景。其核心含义是“降低身份以示尊重”。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俯就、屈尊、礼贤下士 |
| 反义词 | 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盛气凌人 |
四、使用场景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以下几种情况:
1. 领导或上级主动与下属沟通,体现亲和力;
2. 名人或权威人士参与基层活动,展现平易近人;
3. 社会名流参与公益活动,表现出社会责任感。
五、造句示例
| 句子 | 说明 |
| 他作为公司总裁,亲自到一线车间了解员工工作情况,真是纡尊降贵。 | 表现出领导者对基层员工的重视。 |
| 虽然他是明星,却愿意纡尊降贵地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令人敬佩。 | 展现明星的谦逊与社会责任感。 |
| 县长纡尊降贵地走访困难家庭,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 强调政府官员深入基层、贴近民众。 |
六、注意事项
- “纡尊降贵”一般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避免误解为“贬低自己”,应强调“尊重他人”的含义;
- 不宜用于形容普通人的行为,因其多用于有地位或身份的人。
总结
“纡尊降贵”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尊卑有序”又“以德服人”的价值观。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态度和修养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位,都应保持谦逊与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