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盘珍馐还是玉盘珍羞?】在古诗词中,常有“玉盘珍馐”或“玉盘珍羞”的说法,这两个词看似相似,但含义却有所不同。许多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混淆这两个词语,甚至误以为它们是同一意思。本文将从字义、用法及出处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大家正确理解“玉盘珍馐”与“玉盘珍羞”的区别。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拼音 | 含义解释 | 出处/例子 |
| 玉盘珍馐 | yù pán zhēn xiū | “珍馐”指珍贵的美食,多用于形容佳肴美味 |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
| 玉盘珍羞 | yù pán zhēn xiū | “珍羞”同样指珍贵的食品,但更偏书面化、文雅 | 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虽未直接出现,但“珍羞”常用于宫廷宴席) |
二、异同点对比
1. 词义相近:两者都用来形容高档、珍贵的食物,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美食的赞美。
2. 用法不同:
- “珍馐”更常见于诗歌和散文中,强调食物的美味和珍贵。
- “珍羞”则更多出现在正式场合或典籍中,语气更为庄重。
3. 来源差异:
- “珍馐”出自《汉书·食货志》,后世广泛使用。
- “珍羞”则多见于唐代以后的文学作品,尤其在宫廷诗文中较为常见。
三、总结
“玉盘珍馐”与“玉盘珍羞”虽然在字面上非常接近,但“珍馐”更偏向日常或文学中的美食描述,而“珍羞”则更具书面语色彩,常用于正式或典雅的语境中。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
四、建议使用场景
| 词语 | 推荐使用场景 |
| 玉盘珍馐 | 日常文学、诗歌、口语表达 |
| 玉盘珍羞 | 正式文章、历史文献、宫廷描写等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玉盘珍馐”与“玉盘珍羞”并非完全等同,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些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