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读音解析:
- 敕勒(chì lè):敕勒族是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
- 川(chuān):平原或河流之间的地带。
- 阴山(yīn shān):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座山脉。
- 穹庐(qióng lú):一种圆形顶盖的大帐篷,这里比喻天空如同巨大的帐篷覆盖大地。
- 笼盖(lǒng gài):覆盖的意思。
- 苍苍(cāng cāng):深蓝色或者灰色的样子。
- 茫茫(máng máng):形容无边无际的状态。
- 见(xiàn):同“现”,显现出来。
解释:
首句“敕勒川,阴山下”点明了地点是在敕勒川这片土地上,位于阴山脚下。接下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将天空比作一个巨大的圆顶帐篷,仿佛将整个大地都包裹起来。“天苍苍,野茫茫”进一步描绘出天空的高远和草原的广阔无垠。最后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生动地刻画了当微风吹过时,茂密的草地被吹得低垂下去,露出其间悠闲吃草的牛羊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游牧生活的自由与和谐。它不仅是文学艺术上的杰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