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成针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铁杵磨成针”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功。这句歇后语的完整形式是:“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它不仅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坚持与努力的传统精神。
下面是对这一歇后语的详细总结与解析:
一、歇后语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歇后语全称 | 铁杵磨成针 |
| 下一句 | 功到自然成 |
| 出处 | 《宋史·苏轼传》中曾有类似说法,但具体出处不详 |
| 含义 | 比喻只要有恒心和毅力,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
| 常用场景 | 鼓励他人坚持努力、面对困难不放弃 |
二、含义解析
“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源自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的故事。传说他看到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杵,问其原因,老妇人回答说:“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发奋读书,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即使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实现。因此,“铁杵磨成针”不仅是对毅力的赞美,也是对人生信念的一种激励。
三、延伸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被广泛应用于学习、工作、创业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学生面对考试压力,还是职场人士应对挑战,这句话都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
此外,这一歇后语也被用于教育孩子,告诉他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四、总结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不仅是一句通俗易懂的歇后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这种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铁杵磨成针、歇后语、功到自然成、坚持、毅力、励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