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鼠忌器的意思】“投鼠忌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做某件事时,因为担心伤害到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或事物,而不敢轻易行动。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带有明显的策略性和谨慎心理。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投鼠忌器 |
| 拼音 | tóu shǔ jì qì |
| 出处 | 《汉书·贾谊传》:“夫贤者,其德足以厚其身,而智足以利其国;不肖者,其行不足以善其身,而智不足以利其国。今人主欲以一人之身,而制天下之命,是犹投鼠而忌器也。” |
| 释义 | 投掷老鼠时,因怕打碎器物而不敢下手。比喻做事时因顾忌牵连到重要的人或物,而不敢放手行动。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在处理问题时,因顾虑重重而犹豫不决的情形。 |
| 近义词 | 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投鼠防猫 |
| 反义词 | 勇往直前、无所顾忌、果断行事 |
二、成语来源
“投鼠忌器”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政治家贾谊的《贾谊传》。原文中提到:“夫贤者……不肖者……今人主欲以一人之身,而制天下之命,是犹投鼠而忌器也。”意思是说,如果君主想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来掌控天下,就像投掷老鼠时害怕打碎器物一样,顾虑太多,难以有所作为。
这个典故形象地说明了在决策过程中,若过于顾忌后果,反而会失去行动的勇气和机会。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子 |
| 工作场合 | 领导想批评一个表现不佳的员工,但又担心影响团队士气,于是选择忍让,这就是“投鼠忌器”。 |
| 家庭关系 | 父母想教育孩子,但考虑到孩子情绪敏感,便选择委婉表达,属于“投鼠忌器”的表现。 |
| 政治决策 | 国家领导人面对某些政策改革时,因担心引发社会动荡,而迟迟不敢推进,也可称为“投鼠忌器”。 |
四、总结
“投鼠忌器”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体现。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常常因担忧牵连、后果严重而犹豫不决。虽然这种谨慎有时能避免错误,但过度的顾虑也可能错失良机。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在“谨慎”与“果断”之间找到平衡,既不过于冒进,也不因畏惧而停滞不前。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的现代应用或相关故事,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