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履字的成语】在汉语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高度的凝练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中,“履”字虽然不是高频字,但在一些成语中却有着独特的意义。这些成语往往与“行走、经历、履行”等含义相关,体现出古人对人生、责任、行为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一些包含“履”字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总结:
|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或用法 |
| 践履 | 指亲身实践、履行职责 | 多用于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如“践履职责”。 |
| 履险如夷 | 形容面对危险时毫不畏惧,如同走在平坦的路上 | 出自《晋书·王导传》:“履险如夷,临危不惧。” |
| 履薄冰 | 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如行走在薄冰之上 |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 履仁蹈义 | 指遵循仁爱与正义的行为 | 常用于赞美人的高尚品德。 |
| 履霜坚冰 | 比喻事物的发展有其渐进的过程,由微而著 | 出自《易经·坤卦》:“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
| 履亩 | 古代丈量土地的单位,引申为巡视、考察 | 有时用于描述官员深入基层了解民情。 |
| 履道 | 指遵循正道、走正路 | 多用于强调做人做事应合乎道德规范。 |
这些成语中的“履”字,虽然字形简单,但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深远。无论是“履险如夷”的勇气,还是“履霜坚冰”的警觉,都体现了古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
在现代生活中,这些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们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前行,在行事过程中要坚守原则,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实践与积累。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有履字的成语”虽不多见,但每一个都富有哲理和智慧,值得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