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咏怀古迹原文及翻译

2025-11-22 23:48:24

问题描述:

咏怀古迹原文及翻译,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2 23:48:24

咏怀古迹原文及翻译】杜甫的《咏怀古迹》是一组五首七言律诗,分别吟咏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王昭君、刘备、关羽和庾信等历史人物。这些诗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也寄托了他对时局动荡、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对《咏怀古迹》五首的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查阅与理解。

一、

《咏怀古迹》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漂泊途中所作的一组怀古诗,借古抒情,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每一首诗都围绕一个历史人物展开,通过他们的事迹来反映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对现实的不满。诗中既有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这组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杜甫通过对古人的追忆,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

二、《咏怀古迹》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首数 诗题 原文 翻译
1 咏怀古迹(其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家破碎,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城中草木茂盛。感伤时局,花开也让人流泪;离别之痛,鸟鸣也令人心惊。战火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价值万金。白发越搔越少,简直无法插簪。
2 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国,空余草木,谁解此意? 宋玉的悲凉心境令人深感共鸣,他那风流儒雅的气质值得我敬仰。遥想千年以前,不禁热泪盈眶;身处不同时代,却有相同情怀。江山依旧,只是故国已逝,空留草木,无人能解其中真意。
3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万重山峦奔赴荆门,那里有昭君的故乡。她离开宫廷远赴北方荒漠,只留下青冢面对黄昏。画师未能认出她的美貌,她只能在月夜魂归故里。千年后琵琶声仍传胡音,分明诉说着她的怨恨。
4 咏怀古迹(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野鹤,岁时歌舞祭江龙。君臣当共苦,谁复问孤鸿? 刘备觊觎东吴,兵临三峡,去世于永安宫。当年的仪仗如今空存山间,宫殿早已荒废在寺庙之中。古庙中的松树上有野鹤栖息,每年祭祀江龙,歌舞不断。君臣共历艰险,谁还会关心一只孤雁?
5 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秋。三分割据非雄才,孤舟一叶江汉游。西陵峡口,江水东流,人世几回伤往事。 诸葛亮的大名流传千古,他的遗像在清秋中显得庄严肃穆。三分天下并非仅凭雄才,他一生孤舟漂泊,往来于江汉之间。西陵峡口,江水东流,人世间多少往事令人伤感。

三、结语

《咏怀古迹》不仅是一组怀古诗,更是杜甫人生经历与思想情感的真实写照。他在诗中借古讽今,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通过这些诗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体会到杜甫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