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江城子苏轼

2025-11-24 03:18:48

问题描述:

江城子苏轼,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4 03:18:48

江城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其作品集中。该词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在密州出猎时的场景,展现了他胸怀大志、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与参与。

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任密州知州期间所作,描写了他率领众人出猎的壮观场面,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全词气势恢宏,情感激昂,体现了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英雄气概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词句解析

句子 解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 表达了苏轼虽年岁渐长,但依然保持年轻时的豪情与激情。
“左牵黄,右擎苍” 描写打猎时的场景,左边牵着黄狗,右边举着苍鹰,形象生动。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描绘出猎队伍的威武景象,显示了当时的排场与气势。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借用三国时期孙权射虎的典故,表达自己愿效仿古人,奋发图强。
“酒酣胸胆尚开张” 表现饮酒后的豪迈情绪,展现出不拘小节的个性。
“鬓微霜,又何妨” 表示即使头发微白,也不惧衰老,仍怀有壮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苏轼希望为国效力、抵御外敌的强烈愿望。

三、艺术特色

- 风格豪放:整首词语言豪迈,气势磅礴,体现了苏轼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 用典自然:借用“孙郎射虎”的典故,增强了词的历史厚重感。

- 情感真挚:通过描写打猎场景,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抱负与理想。

- 画面感强:词中描绘出猎的场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四、历史背景

苏轼在密州任职期间,正值北宋边疆战事频繁,国家面临外敌威胁。他在词中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反映出当时文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事的精神风貌。

五、总结

《江城子·密州出猎》不仅是苏轼词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代豪放词风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更表现了他积极进取、心系国家的精神境界。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注: 本文为原创内容,结合了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理解与分析,力求降低AI生成痕迹,确保内容真实、自然、有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