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是:“以勇气闻于诸侯。”
翻译为现代汉语是:凭借勇敢的名声在诸侯中流传(或闻名于诸侯之间)。
这句的意思是说,某人因为其英勇无畏的行为或精神,在各国诸侯中享有声誉。
在古代的纷乱年代,真正能被人铭记的往往不是权势与财富,而是那份敢于担当、不惧强权的精神。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名叫廉颇的大将,他不仅武艺高强,更以果敢坚毅著称。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而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以勇气闻于诸侯”的故事。
当时,秦国势力强大,四处征战,许多小国都对其心生畏惧。然而,廉颇却始终挺身而出,面对强敌毫不退缩。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不仅保卫了赵国的疆土,也让其他诸侯国对他刮目相看。有人问他为何如此勇敢,他说:“若我退一步,国家便失一分安宁;若我不战,何以立身?”
他的这种精神,不仅赢得了同僚的敬重,也得到了赵王的信任。后来,他与文臣蔺相如之间的“将相和”更是成为千古佳话。蔺相如虽无兵权,却以智慧与胆识化解了危机,二人最终携手共治,使得赵国在风雨飘摇中得以安稳。
“以勇气闻于诸侯”,不只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信念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并非天生强大,而是在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精神依旧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在今天,虽然战争已远去,但生活中依然充满挑战与考验。面对困难时,我们是否也能像廉颇一样,挺身而出,坚守正义?也许,正是这些微小的选择,构成了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