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以待什么意思】“翘首以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期待和盼望。它在日常交流、书面表达中都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中。
一、含义总结
“翘首以待”的字面意思是“抬起头来等待”,引申为非常期待、热切盼望某事发生。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一种积极、充满希望的期待情绪,通常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词语 | 含义 | 拼音 | 用法 | 情感色彩 |
翘首以待 | 抬起头来等待,形容非常期待某事发生 | qiáo shǒu yǐ dài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积极、期待、热切 |
二、出处与来源
“翘首以待”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吾虽不敏,然心存于斯,翘首以待。”意思是说虽然自己不够聪明,但心中一直怀着期望,抬头等待着。
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强烈期待的一种方式。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说明 |
重大事件前 | “我们翘首以待新政策的出台。” | 表达对政策变化的期待 |
婚礼或庆典 | “亲友们翘首以待新人的到来。” | 表达对婚礼的期待和重视 |
艺术演出 | “观众们翘首以待明星的登场。” | 表达对演出的期待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说明 |
近义词 | 望穿秋水、拭目以待、满怀期待 | 都表示期待某事发生 |
反义词 | 充耳不闻、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 表示对某事毫无兴趣或不在意 |
五、注意事项
1. 适用场合:适合用于正式或半正式的语境,不适合口语化太强的表达。
2. 情感强度:感情色彩较浓,适用于表达强烈的期待之情。
3. 搭配对象:通常搭配“等待”、“到来”、“结果”等词。
六、结语
“翘首以待”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也体现了汉语语言的优美与丰富。在适当的情境下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