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 来时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原句为:“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时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诗句意境朦胧,情感深沉,借自然现象表达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哲思。
一、
这首诗以“花”与“雾”作比喻,描绘了一种虚幻而短暂的存在。它不完全是花,也不完全是雾,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夜晚悄然到来,清晨便消失无踪,如同一场短暂的春日梦境,又如早晨的云彩,转瞬即逝,无法追寻。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对比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二、关键意象解析
意象 | 含义 | 表达的情感 |
花非花 | 不是真正的花 | 虚幻、不确定的存在 |
雾非雾 | 不是真正的雾 | 空灵、难以捉摸的状态 |
夜半来 | 在深夜出现 | 神秘、突如其来的美 |
天明去 | 清晨消失 | 短暂、易逝的美感 |
春梦 | 春日的梦境 | 美好却虚幻的回忆 |
朝云 | 早晨的云 | 转瞬即逝、不可捕捉 |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新颖:用“花”与“雾”作为象征,营造出一种朦胧的诗意氛围。
2. 语言简练:全诗仅十六字,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
3. 情感含蓄:不直接表达情绪,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引发读者联想。
4. 时间对比:通过“夜半”与“天明”的对比,突出事物的短暂性。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对快速变化的生活节奏和不断流失的美好时光。这首诗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把握眼前的一切,因为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寻回。
五、结语
《花非花》虽短,却意味深远。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时间和记忆的哲理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