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哪里

2025-08-24 14:23:30

问题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哪里,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4 14:23:30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哪里】《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篇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月夜漫步承天寺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本文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苏轼散文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文章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被贬黄州期间所写。当时他因“乌台诗案”受到牵连,政治上失意,生活也较为清苦。然而,他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这正是文中所体现的精神。

文章主要记录了他与友人张怀民在承天寺赏月、夜游的经历,通过描写月夜的静谧与美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二、文章出处

项目 内容
文章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朝代 北宋
出处 《东坡七集·东坡后集》
写作时间 元丰六年(1083年)
文体 散文(游记类)

三、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共54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文章开头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描写月夜之美,最后以议论收尾,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原文节选: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段话通过对月夜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也反映出他面对困境时的豁达胸怀。

四、作品意义

1. 艺术价值:文章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思想内涵: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心态的人生态度。

3. 文化影响:作为古代游记散文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结语

《记承天寺夜游》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精炼,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与人格魅力。它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