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是指什么】“东山再起”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失败或退隐之后重新崛起,恢复昔日的荣耀或地位。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一、
“东山再起”最早出自《晋书·王羲之传》中的“东山再起”,原指东晋名士谢安在退隐东山后,再度出仕并成就一番事业。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曾经遭遇挫折、沉寂一段时间后又重新获得成功的人或事物。
该成语多用于正面评价,强调的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重新振作的能力。它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可用于企业、国家等更大范围的事物。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东山再起 |
出处 | 《晋书·王羲之传》 |
原意 | 谢安退隐东山后再次出仕并取得成功 |
现代含义 | 指失败或退隐后重新崛起,恢复地位或成就 |
使用对象 | 个人、企业、国家等 |
用法 | 多为褒义,强调重新奋斗、重获成功 |
示例 | 他虽曾一度失业,但如今已东山再起,成为行业领袖 |
三、延伸理解
“东山再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一种文化精神:即使身处低谷,也不应放弃希望,只要努力,终有重新站起的一天。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
在现代语境中,“东山再起”也被赋予了更多现实意义,如企业在危机后的复苏、个人在人生低谷后的奋起等,都可用此词来形容其过程和结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东山再起”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提醒我们:人生总有起伏,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