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名词解释】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HF)是一种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无法满足身体组织对氧气和营养物质需求的临床综合征。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表现,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患者。
心力衰竭可表现为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功能异常(舒张性心力衰竭),也可两者并存。根据发生的速度和病程,心力衰竭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其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以下是对心力衰竭相关概念的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心力衰竭 |
英文名称 | Heart Failure (HF) |
定义 | 心脏泵血功能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临床综合征 |
分类 | 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
常见病因 |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病、心肌炎等 |
主要症状 | 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
诊断方法 | 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BNP/NT-proBNP检测等 |
治疗原则 | 控制诱因、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
预后因素 | 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合并症等 |
心力衰竭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管理。早期识别、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