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登为郡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一、文章概述
“田登为郡守”是一则出自古代文言文的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田登的地方官员在任期间因忌讳“灯”字而引发的一段趣事。故事虽简短,却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官场中一些因个人忌讳而带来的荒唐现象,同时也体现了民间对这种行为的讽刺与批评。
二、原文与翻译
| 原文 | 翻译 |
| 田登为郡守,性多忌讳。 | 田登担任郡守,性格多有忌讳。 |
| 每遇节日,必令民呼“灯”为“火”。 | 每到节日,他命令百姓把“灯”称为“火”。 |
| 有一人犯其讳,遂杖之。 | 有一个人不小心说了“灯”字,就被打了板子。 |
| 或问其故,曰:“吾欲避‘灯’字耳。” | 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只是想避开‘灯’字罢了。” |
| 时人语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当时的人说:“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
三、注释解析
| 词语 | 注释 |
| 郡守 | 古代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县长。 |
| 忌讳 | 因迷信或个人心理原因而避免使用某些字词。 |
| 呼……为…… | 把……叫做…… |
| 杖之 | 打了他(杖:打) |
| 或问 | 有人问 |
| 故 | 原因 |
| 时人语 | 当时的人说 |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这是当时民间对田登行为的讽刺说法,意指官员可以随意行事,而百姓却不能自由行动。 |
四、总结分析
“田登为郡守”这篇文言短文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深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它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件,揭示了古代官僚制度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即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忌讳,不惜压制百姓的正常生活和语言表达。
从文学角度看,这则故事语言简洁,寓意深刻,是典型的寓言式文言文,常被用于教学或典故引用。
此外,“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已成为汉语中的成语,用来讽刺那些只允许自己为所欲为,却不允许别人自由行动的权力者。
五、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文章标题 | 田登为郡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 出处 | 不详(属古代文言文故事) |
| 作者 | 不详 |
| 主题 | 讽刺官场忌讳、权力滥用 |
| 人物 | 田登(郡守)、百姓 |
| 事件 | 田登因忌讳“灯”字,禁止百姓使用该字,引发讽刺言论 |
| 成语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 含义 | 反映官权滥用、百姓受压制的社会现象 |
| 语言风格 | 简洁、讽刺、寓言体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文的历史背景或文化影响,可结合《世说新语》等古代笔记小说进行延伸阅读。


